人民日报:四川公路设计院“寻路人”——合力攻克技术难题
TIME:2021-11-23

11月22日,《人民日报》第7版“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“专版推出”弘扬‘两路’精神,迈向交通强国“专题报道, 以《四川公路设计院“寻路人”合力攻克技术难题》为题,报道了我公司几代人历经艰险参加川藏公路建设的典型事迹。他们全力投入从上世纪50、60年代川藏公路初期建设,到21世纪初川藏公路改造升级,再到近年来进藏高速公路建设的前期工作,精心设计打造了雀儿山隧道等多个经典工程、超级工程。报道说:在新一代“寻路人”努力下,雅安至康定、汶川至马尔康等进藏高速公路,泸定大渡河大桥、二郎山隧道等重大工程得以顺利推进。报道集中展现了“寻路人”传承发扬“两路”精神,合力攻克技术难关的团队形象和精神面貌。现将全文转载如下。


四川公路设计院“寻路人”——合力攻克技术难题

  算盘、圆规、篾尺、花杆……上世纪50年代,老一辈四川公路设计院“寻路人”背着简陋的测量工具,为川藏公路绘就蓝图。卡车翻越海子山时陷进雪地,大家就脱掉棉衣,垫在车轮下铺路,为车轮增加摩擦力;勘测时遭遇土匪突袭,队员们就拿起手里的测量工具搏斗,还有同志不幸牺牲。

  60余年寒来暑往,一代代交通人秉持“两路”精神,接续努力、顽强拼搏。新世纪以来,为打通雀儿山天堑、打破国道317线瓶颈,四川公路设计院耗费10年心血,精心设计了全球第一座海拔4300米以上的特长公路隧道——雀儿山隧道。2017年9月,隧道建成通车,彻底结束了“冬过雀儿山,如闯鬼门关”的历史。

  天堑变通途,靠的是风雨不动的坚定执着。在雀儿山隧道建设现场,勘察人员胡林寿、王珺夫妇坚守了整整6年,全程开展标准、原材料试验和现场实体检测。由于缺氧,他们每天睡眠时间不到5小时,冬天更是经常失眠。2014年初,王珺有了身孕,坚持到生产前的最后一刻才离开项目……

  近年来,四川高速公路建设逐步向地质条件更复杂、气候环境更恶劣的高原山区延伸。像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,位于断裂带交汇部位,工程难度极大。为此,四川公路设计院的勘察人员背上干粮、带上睡袋,白天在丛林里调绘,晚上打着手电筒填图,凭借顽强毅力查明了地质条件,为隧道设计夯实了基础。在新一代“寻路人”努力下,雅安至康定、汶川至马尔康等进藏高速公路,泸定大渡河大桥、二郎山隧道等重大工程得以顺利推进。

  “寻路人”始终在路上。面对一项项技术难题,他们孜孜不倦探索,锲而不舍钻研,让道路蜿蜒入藏,让更多地区的交通更加顺畅。

微信截图_20211123104310.png

返回列表
董事长信箱
Chairman's mailbox
提交